当前位置: 首页>中风
中风
发布人:网站管理员 最后更新时间:2020年9月14日
邓某 男 57岁 干部 2004年11月就诊
主诉:右侧肢体活动欠灵活伴头晕2天。
病史:患者平素性情急躁,2天前因琐事与同事争吵后,自觉右侧肢体活动欠灵活,进餐时不能使用筷子,穿衣系扣费力,时有头晕,无恶心呕吐,就诊于单位保健站,考虑脑血管病,未经治疗,急赴医院就诊,由门诊收入针灸科。
查体:神清,查体合作,头晕,无头痛及恶心呕吐,血压130/80mmHg,脉率80次/分,双侧瞳孔等大等圆,对光反射存在,轻度水平眼颤,颈软,双侧颈动脉搏动对称,心音低钝,双肺呼吸音清,腹软,肠鸣音存,饮水偶呛,咽反射减弱,右侧肢体活动欠灵活,精细动作差,肌力Ⅳ级,肌张力正常,左侧肢体痛温觉减弱,共济运动可,步态欠稳,生理反射存在,病理反射未引出,查头MR示:右侧小脑缺血灶。舌淡,苔白,脉沉细。
诊断
(1)中医:中风(中经络)。
(2)西医:脑梗死。
辨证:患者年近花甲,平素性情急躁,为肝肾阴虚之体。水不涵木,肝阳偏亢,情志不遂,引动内风,上扰清空,阻于脑窍,络脉被阻,神明失司,而发中风。
治则:醒脑开窍,滋补肝肾,疏通经络。
选穴:内关 人中 三阴交 极泉 尺泽 委中 风池 完骨 翳风
操作:先刺双侧内关,直刺0.5~1寸,施捻转提插的复式手法,施术1分钟;人中向鼻中隔下斜刺0.3寸,施雀啄手法,以眼球湿润或充满泪水为度;三阴交沿胫骨后缘进针1~1.5寸,针尖向后斜刺与皮肤呈45度角,施提插泻法,至患侧下肢抽动3次为度;极泉在原穴下1寸处,直刺1~1.5寸,施提插泻法,以患侧上肢抽动3次为度;尺泽直刺0.5~1寸,施提插泻法,以患侧前臂及食指抽动3次为度;委中仰卧位直腿抬高取穴,直刺0.5~1.5寸,施提插泻法,以患侧下肢抽动3次为度;合谷直刺1~1.5寸,刺向三间处,施提插泻法,以患侧食指伸直为度;八邪直刺0.5~1寸,施提插泻法,以患侧手指抽动为度;曲池刺法同前,完骨、天柱直刺1~1.5寸,施捻转补法1分钟。
治疗经过:5天后患者头晕减轻,右手精细动作较前灵活,10天后左侧肢体痛温觉较前恢复,头晕好转,治疗15天出院,未遗留明显症状。
颅脑MR(014613):右侧小脑缺血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