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>秋冬季节需进补“膏方”
秋冬的气候多变,昼夜温差大,这个时间正是流感等呼吸道疾病多发的季节。秋天是调节脾胃的好时节,适合慢性病的调养。在秋冬进补能增强我们的体质,加强人体的免疫力,让身体免受疾病的侵袭。秋冬季节自然界的阳气逐渐收敛,是人体进补的好时机。不过,中医专家建议,从初秋、晚秋、初冬、深冬,随着时间的推移,自然界的阳气越来越弱,进补也适宜循序渐进。
膏方起源于汉唐,到明清时期发展为最成熟阶段,主要功能一为祛疾,二为延寿。正如三朝御医,活了99岁的明代神医杨济时所说,膏方“乃延寿之法,非续命之方”。社会科学院在研究中国历朝历代人口平均寿命时发现,清朝中国人的平均寿命33岁,而士绅阶层的平均寿命则达到了57岁。在清朝的士绅阶层,活到70岁似乎没有什么稀奇,这就是人们所说的“长寿绅”——张之洞72岁,左宗棠74岁,李鸿章78岁。而出身于盛行膏方的江浙籍士大夫们更是高寿者比比皆是,扬州的郑板桥、常熟的翁同龢都活到74岁;安徽张廷玉84岁;江苏刘墉85岁;浙江大儒黄宗羲86岁;闽籍将领萨镇冰93岁;浙江经学家毛奇龄94岁;苏州沈德潜97岁;嘉定顾维钧97岁……历史上出几个高寿的人不稀奇,可是整个阶层普遍高寿,某个地域人群普遍高寿,则让人侧目,这不能不说和他们常用膏方没有关系。在南方每到冬至前各大著名药店及医院都会举办膏方节,近十几年来各大医院都开设了膏方门诊,适应节气,把握时间,冬令进补就是未病先防的体现。
膏方应因人而异一人一方。膏方之制定,遵循辨证论治法度,具备理、法、方、药之程序,不仅养生,更能治病。人体体质的减弱,是病邪得以侵袭、疾病得以产生的主要原因,而体质因年龄、性别、生活境遇、先天禀赋、后天调养等不同而各有差异,所以选方用药也因人而异。
膏方是有经验的中医师通过对患者详细询问、诊察,将望、闻、问、切四诊为一体运用,综合既往病史和身体现状,辨证论治而成,充分体现了中医整体调理的用药特色。
膏方是具有综合调理作用,经特殊加工制成的比较稠厚的膏状内服中药制剂,具有药物浓度高、体积小、药物稳定、服用时无需煎煮、口感好、便于携带等特点,是中医治疗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。
之所以秋冬进补,因为在寒冷的冬天,气温骤降,万物凋零,人体的热量消耗减少,生理状态处于抑制状态,气血流动趋于缓慢,即中医所说的“冬藏”状态,在此时进补,有利于把精华物质储存在体内,从而增加机体的抗病能力,因此来春就可以不生病或者少生病。同时,从储存的角度讲,膏方在冬季也容易保存,不易发霉变质而影响疗效。膏方的最大特色是“一人一方”、“量身定做”。开膏方不同于开普通处方,既要针对多种慢性疾病抓要害,又要根据个人体质特点、虚实现状、寒热关系、气血状况等综合考虑。这非常考验医生的深厚功底,因此中医界素有“宁看十人病,不开一膏方”的古语。
秋冬季吃膏方的好处。一是增强免疫功能:能激发机体的免疫功能,对疾病的抵抗力,能有效预防感染性疾病和肿瘤,如含黄芪、人参、冬虫夏草等中药的膏方。二是提高机体适应症:不论机体脏器功能是亢进还是低下,均可促进恢复正常,并能激发人体的各种自卫机制,增强机体的自稳功能,如含灵芝、红景天、三七等中药的膏方。三是改善内分泌紊乱:能调节性腺、甲状腺、肾上腺的功能,使肾上腺皮质激素、甲状腺素、睾酮、雌激素等改变得到纠正,如含蛤蚧、蛤蟆油、龟甲胶等中药的膏方。四是改善造血系统和骨骼系统的作用:可增加红细胞、血红蛋白、网织红细胞,防止化疗、放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,能促进骨折愈合,并改善骨质疏松和溶骨现象,如含鹿角胶、阿胶、何首乌等中药的膏方。五是增强心脑肾功能:能改善动脉硬化,扩张血管,降低血压,增加心脑组织的有效血流量,缓解心脑血管的老化程度,如含天麻、三七、当归等中药的膏方;改善肾脏有效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,能消除蛋白尿,增强肾功能,如含黄芪、党参、三七等中药的膏方。六是治疗虚证:“虚则补之”,通过内服膏方以补充机体的不足。七是抗衰老作用:内服膏方能强身抗老,延年益寿,可用于中年早衰或年老体弱等,如中老年经常服含何首乌、燕窝、枸杞子等中药的膏方,可以乌发固齿、强筋健骨、润肤养颜、健康长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