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>中医护理┃小耳穴 大妙用
耳穴,是指分布于耳郭上的一些特定穴位。当人体的内脏或躯体发病时,往往就会在这些特定的穴位点上出现压痛敏感、皮肤电特异性改变和变色、变形、脱屑、隆起等反应。参考这些现象来诊断疾病,并通过刺激这些部位可以起到防治疾病的作用。
耳穴探源
我们的耳郭形如胚胎,如一个倒置的胎儿。
耳穴分布规律
1头面(眼睛、扁桃体、舌、牙、面颊区等)相应的对应点在耳垂。
2 上肢(肩、肘、腕、手等)相应的穴位在耳舟。
3 躯干(颈椎、胸椎、腰椎)和下肢(髋、膝、踝关节等)相应的穴位在对耳轮体部和对耳轮上下脚。
4 胸腔(气管、心、肺等)相应的脏器穴位集中在耳甲腔。
5 腹腔(胰、肝胆、肾、膀胱等)相应的脏器穴位集中在耳甲腔。
6 消化道(胃、食管、贲门、口等)穴位在耳轮脚周围。
7 内外鼻、外耳、咽喉区等穴在耳屏。
失眠配穴
失眠,中医学上根据脏腑辨证,多与我们人体的心、肝、肾、脾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密切关系,所以我们可以在耳穴上找以上对应的脏器心、肝、肾、脾。配以耳穴中主治失眠的神门穴、皮质下穴,以及按照西医理论选取的调节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交感穴等,通过耳穴压豆操作,每天不定时地按压刺激穴位,有沉胀酸痛、麻热之感,达到疏通经络,调节脏腑气血,宁心安神之效。
耳穴按压方法及注意事项
1、可以采用拇、食指对压法。每次每穴按30次,按压持续时间不超过1分钟,每天3~5次。
2、自我按压已贴耳穴的有效表现为局部酸、麻、胀、痛、灼热感等。
3、平时注意防水,不宜游泳,以免胶布脱落,使治疗中断。
4、耳贴留置时间,夏天可以留置3天更换,冬天可以留置3~5天更换。
作者介绍
王 飞
副主任护师
毕业于江苏省中医卫校中医护理专业。
擅长耳穴压豆、灸法、罐法等多项中医护理技术操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