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>媒体聚焦┃“无管”胸腔镜手术——中西医结合突破新胸外科诊疗难题
徐州市中医院手术室内,一场特殊的手术正紧张进行。胸外科主任郑钢教授手持胸腔镜,在患者自主呼吸的状态下精准操作,仅用3厘米切口便完成了左肺下叶肿瘤切除。术后半小时,患者王先生自行走出手术室。这是今年以来徐州市中医院开展的第十例“无管化”胸腔镜手术。这项技术突破,意味着创伤大、恢复时间长的胸外科手术,正式迈入“当日手术,两到三天出院”的微创时代。
中西医结合
舒适化治疗的跨越发展
以往,传统胸外科手术犹如"开山劈石",切口长达20厘米并需切开肋骨,患者术后往往还要承受长达月余的剧痛。
徐州市中医院郑钢教授团队的"无管"技术体系,将手术创伤缩小至3厘米单孔,极大缩短了住院时间,同时还降低了患者的治疗费用。“无管”技术无需气管插管、无需留置导尿管。患者在氧气面罩辅助下自然入睡,术后即刻清醒。这种术式让手术患者告别术后咽喉肿痛、导尿管不适等困扰,实现了"舒适化医疗"的跨越式发展。
"这不仅是技术突破,更是治疗理念的革命。"郑钢教授展示着手术录像解释道,"就像在浪涌中捕捉退潮间隙,我们利用呼吸周期中的静止窗口,实现了毫米级的精准操作。中西医结合的针刺麻醉技术,在确保患者手术安全的技术上,更加精准把控麻醉时间。这种无插管的舒适诊疗方式赢得了患者的一致好评。"
54岁的李女士是这种高超医术的受益者,在她发现肺结节的两年间,每隔几个月就要到医院跟踪结节状态,耗费了大量的精力。"当听到可以无管微创时,不仅肺上的结节处理了,心里的‘节’也解开了。"术后3小时,她已能在病房与家人聊天。
中医调节
脏腑阴阳气血、扶正祛邪
“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精髓和优势,也是中医学区别现代医学的特点之一。有些疾病无明显临床症状,只能通过先进检测仪器发现,肺结节就是典型代表。”郑钢介绍,中医学上把肺结节归属肺积范畴,辩证以气阴两虚和气郁痰凝、寒凝血瘀为多,常与肺、肝、脾、心、肾有关。
“肺结节病因主要有外感邪毒,情志内伤,饮食不节,起居无常等。辩证以气阴两虚和气郁痰凝、寒凝血瘀为多,病理因素为痰、瘀。病理属性为本虚标实。”
郑钢指出,治疗原则为扶正祛邪,调节脏腑阴阳。主要以体质分析和辨证论治为基础,益气养阴,行气化痰,消瘀散结为纲,根据兼症不同,随症加减。
郑钢表示,肺结节的诊治主要以定期复查为核心,可以在随访期间发挥中医优势。具体来说,中低危结节通过中医药调节脏腑阴阳气血,扶正祛邪,达到治其未生、未成的目的;高危结节患者可以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中医中药的辅助,大大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,降低肿瘤复发率。
从手术室到康复全程的现代“中医方案”
如何为肺结节患者找寻更好的解决方案?郑钢介绍,徐州市中医院通过不断建设肺结节中西医结合多学科(MDT)门诊,构建起肺结节“防-诊-治-康”全周期诊疗体系,针对不同阶段精准施策,为肺癌患者提供个性化、一体化、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方案。患者无需辗转多个专科就诊,让患者少跑路。
未病先防阶段,通过中医体质辨识系统判定气滞、痰瘀等证型,开具益气养血膏方或活血散结汤剂。既病防变阶段,多学科MDT门诊启动“48小时诊疗通道”,胸外科采用单孔胸腔镜技术实施无管化微创切除,术中结合针刺麻醉(选取内关、合谷等穴位),使麻醉药物用量大大减少,降低患者费用负担。
瘥后防复,建立“手术-中药-动态监测”闭环,胸外科完成病灶切除后,肿瘤科同步介入抗复发中药方剂,呼吸科指导呼吸康复训练,放射科每3个月进行低剂量CT随访。让肺部肿瘤各期患者得到更好的救治。
郑钢表示:“从体质辨识到术后康复,中医不是配角,而是与现代技术并行的核心方案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