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欧洲杯下注平台_2024欧洲杯买球APP-官网

图片

当前位置: 首页>冬病夏治特辑┃三伏贴温阳疗疾 让皮肤病“服服帖帖”

阅读数(137次)

冬病夏治特辑┃三伏贴温阳疗疾 让皮肤病“服服帖帖”

发布人:网站管理员 最后更新时间:2025年7月17日
      随着三伏天的脚步渐近,传统中医的瑰宝——“三伏贴”再次成为热议话题。这不仅是一个季节的标志,更是中医冬病夏治理论的生动实践。

什么是“三伏贴”?

      “三伏贴”作为中医外治法的一种,巧妙利用中医“春夏养阳、长夏胜冬”理论,在夏季初伏、中伏及末伏期间,用辛散温通的中药在人体穴位上贴敷,借助药物对穴位的刺激,以达到疏经通络、温阳散寒、扶正祛邪的目的。
       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,也是人体阳气最旺、经络最畅达之际,此时用温阳散寒的药物进行穴位贴敷,能更好地激发人体经络功能,匡扶正气,御邪外出,对于许多慢性虚寒性疾病,包括很多皮肤病,能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。

哪些皮肤病适合“三伏贴”治疗?

       三伏贴可以调节人体免疫功能,增强体质,提高机体抗病能力,对于慢性过敏性皮肤病,如慢性湿疹、特应性皮炎、慢性荨麻疹、神经性皮炎等,以及在冬季发生或加重的皮肤病,如银屑病、冻疮、寒冷性多形红斑等,证属阳虚证或寒湿证的患者最为适宜。穴位贴敷时,疾病应处于稳定期,若处于急性加重期或进展期,则不宜使用。

皮肤反应与应对

      正常反应  贴敷后局部皮肤轻度潮红,伴有灼热感、轻微刺痛或瘙痒、色素沉着,部分患者局部可出现少量小水疱均为正常皮肤反应,一般无需特殊处理。
      不良反应  贴敷部位出现严重红肿、溃疡、疼痛、大水疱,或全身性皮肤过敏,则属不良反应,应保持局部清洁,避免挠抓或沐浴揉搓,并立即到医院就诊,以防感染及皮损加重。
 
注意事项

      1.贴敷前应先洗浴或清洗局部,为防止出汗过多刺激局部皮肤,穿着宜舒适宽松;
      2.贴敷时间,一般成人为6~8小时,儿童2~4小时。根据个体差异,贴敷时间也可以做适当调整。
      3.贴敷期间,忌食生冷、肥甘油腻及辛辣刺激性食物,避免出汗,但应远离空调,不宜贪凉。
      4.贴敷后皮肤局部出现刺痒、灼热、疼痛时,应立即取下药膏,清除局部残余药物,禁止抓挠及擅自涂抹药物。密切观察,若为正常皮肤反应,一般可自行痊愈,如为上述不良反应,则应就医治疗。
      5.贴敷治疗结束后4~6小时内不要洗冷水澡,贴敷当天不宜游泳。
      6.贴敷部位皮肤过敏、感染或破损,以及孕妇、有严重心肺功能疾病者均不宜贴敷。